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如何看待马云:如果继续这样的教育,30年后你的孩子将被世界淘汰!

刚刚更新 澳际教育 编辑: 浏览次数:2331 移动端

微信图片_20180929145022


“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会找不到工作。”马云又一次语出惊人。 你觉得这是危言耸听?还真不是。不管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是敏锐还是迟钝,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都已经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事实。 但凡是有危机意识的人,都无法逃避这样一个问题,未来机器人会不会抢了人类的饭碗?你如今催促着孩子学习的一切,是否足以让他们应对未来的世界? 不要以为这个问题很遥远。 这个冲突一定会到来,好在,你还有时间帮孩子做准备。 一、马云:“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未来30年的职业世界会是什么样?你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许并没有,因为三十年后的职业世界可能和你并没有太大关系,三十年后,你的地位或许只是有所晃动。但那将是孩子们的天下。 而你是否有充足的信心,认为孩子足以应对将来的职业世界?学历、名校、分数……如今被看重的这些标准,是否足够构成孩子的竞争力? 去年,马云曾在贵州大数据峰会上表达的观点,让不少人醍醐灌顶。在发言中,马云谈及未来和机器人的竞争,未来三十年的职业世界。 马云谈到,未来三十年是重新定义的变革时代:“知识是可以学来的,但是智慧是另一种体验。所以,我们未来和机器人的竞争,是智慧的竞争,是体验的竞争。” “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强迫孩子背,不让孩子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而这样的观点,马云显然不是第一个提及的。 更早之前,AlphaGo横扫中国著名围棋选手柯洁。比赛后,柯洁一反平日里的张狂形象,说:“很感谢AlphaGo,我居然能有这么大差距,希望我能再努力,让差距更小一点。AlphaGo实在太完美,以后差距只能越来越大,我只能说对自己的表现感觉很遗憾……” 微信图片_20180929144043 很多人从赛后柯洁的哽咽中,感受到了危机。其中最直接的担忧就是,机器会取代人类么?答案或许是——至少会取代一部分人类的职业。 二、用人单位正在寻找“从未存在过的人” 如果说现在的的人工智能还仅仅是辅助一些职业,但是三十年以后,人工智能可能就要玩“杀人游戏”了——在大多数人类从事的行业无情地碾压人类。 我们先看看人工智能的三个层次: 弱人工智能: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阿尔法狗、无人驾驶、智慧医疗、金融交易、法律咨询等等。 强人工智能:是指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AI,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 超人工智能:牛津哲学家、智能人工思想家尼克·波斯特洛姆把超人工智能定义为:“在几乎任何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讯和社交技能。” 微信图片_20180929144100 超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会是对全人类巨大巨大的挑战。谷歌未来科学家雷·库兹韦尔在他的《奇点临近》一书中,预测出现的时间点是2045年。专家们则相对保守,预测中位数为2060年。

2045年,你的孩子有多大? 其实这样的趋势早已在悄悄涌动。“我们在寻找那些从未存在过的人”,这是特斯拉公司曾在推特和微博上发布的招聘信息。 而这则信息也并不是标题党,他们招聘的真的是曾经闻所未闻的职业:超级充电方案研究员、产品交付体验师、家用充电专员…… 有新职业诞生,必然有传统职业要被淘汰。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702种职业做出了研究,发现在将来的20—30年之内,47%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


微信图片_20180929144107 其中,容易被取代的职业包括这样一些特点:不需要与外界交流;和数据/数据分析相关(基础的);有明确定义的任务和规则;机械化的劳动。(比如,底层文员、行政人员、贷款专员、法律助理、司机、物流运输人员等等,而程序员也有一半可能被AI取代……) 那么,这便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想让孩子从事不被取代的职业,他们该养成哪些面对未来的能力? 三、成为“不被取代的人”孩子该拥有哪些能力? 未来的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其实从上文所说的,不容易被取代的职业特点便能窥见。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去统计2013年5000份招聘信息中出现的高频率要求,那么大概是这些: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英语四级、熟练使用office、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到了2017年3月,纳斯达克市值最高的几家公司招聘信息中最常出现的是:批判性思维、学习灵活性、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 即便是招聘,对人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你还在纠结孩子上民办还是公办?学哪种特长会对升学有帮助?只要是当家长的,都会考虑这些问题,这没有错。但是,如果每天只是因此而焦虑,把目光局限于现在的棋局,那孩子的未来或许会变得非常被动。 而当孩子要面临的是一整个人工智能世界,那显然是那些“AI无我有”的能力将变得至关重要。 至于这些能力到底是什么,拥有这些特质的人,又适合做什么工作,80后科幻作家郝景芳曾经在一场关于未来教育的演讲中,有精彩的阐述。 1、探索和创造精神 人工智能(AI)的一大特点就是海量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我们一辈子都读不完的论文、处理不完的数据,对于AI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但是,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永远有一种对未知领域的天生的好奇心。 孩子拿着一个玩具,不知道玩具是如何构成的,非要拆开看看,就算父母不允许孩子“破坏”,他们也一定要折腾。 这样的好奇心可能就是未来人类与AI合作的基础,人去探究,发现的成果让AI去学习。 ▷ 职业可能性:研究、开发、创新、创意、探索者 2、感受美的能力 美这件事情本身,涉及到人的主观体验,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到目前为止,神经科学还不能完全解释这些主观体验是从哪儿来的。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类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几千几万年的积累。这是人类独有的,是和AI不一样的竞争优势。 ▷ 职业可能性:艺术家、审美师、体验师 3、综合理解的能力 人类和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人能把某一领域分门别类的知识放到自己的常识系统里,可以随时随地调用它们,并放到其他领域中,发生知识的迁移和重新组合。 当我们学习一个新东西时,先是在脑子的浅层,之后被压到脑子的深层,变成我们的背景知识,这知识就会产生很多新的内涵。 ▷ 职业可能性:讲述师、分析师、咨询师、策略官 4、自我主动性 人工智能可能在很多领域都比人厉害,但是,它们是听指令的。当人工智能开始“觉醒”,我们才会害怕它不再被控制。 未来,人类带着一整个公司的AI去创业也是有可能的,但这种自我主动性仍然只是人类的宝贵特质。 ▷ 职业可能性:创业者、领导人、管理者 5、情感与交流的能力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语言交流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低成本,但是越在这种时候,我们就越会发现,线下交流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人对于精神共鸣的向往,依然要借助表情、眼神、身体的交流,这是人作为群体动物对归属感的渴望。这一点,AI无法取代。 ▷ 职业可能性:陪伴者、社交者、沟通者、媒介者 也许可以这样说,能够适应未来的人,或多或少都需要掌握以上至少一种能力。纵观如今的中国教育,最欠缺的是什么? 答案似乎很明显——排行第一的,创造力!


thought-2123970_960_720 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调查显示,在21个被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据《重庆晚报》 21世纪,对于孩子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学习成绩、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能用你的所知创造什么。 今天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唯一重要的技能,是创造新知识,并运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而这恰巧也是所有成功的创新者,都掌握的一项基础本领。

四、为什么国外成长的孩子更具创造力? 我们常说国外孩子创造力强,这和他们从小就开始强调培养孩子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e)的STEAM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而培养这些能力,这些教育模式功不可没。 那些已经移居国外的人,当初选择举家移民最大的动机是什么?得到最多的回答一定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来。 移民给了你一个全新的身份,用它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加公平的教育福利,获得更具竞争力的名校申请优势。不仅如此,能让孩子从小切身感受并顺利接受具备创造力、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国外素质教育,或许才是家长朋友们的申请源动力。 优秀的父母,努力让孩子学习和接受的一切,目的都只有一个——足以让TA应对深不可测的未来! 毕竟,这个世界的发展,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澳际移民微信图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