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浅谈美国文化之--寄宿家庭

刚刚更新 澳际教育 编辑: 浏览次数:1225 移动端
浅谈美国初高中寄宿家庭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送孩子出国,体验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让孩子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有更强的竞争力。留学不仅仅是学业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留学生全面成长、自我锻炼。昔孟母,择邻处。那些美国学校不会教孩子的事,要怎么习得呢?
课堂学知识,文化靠体验
留学生在国外为学业努力奋斗,最终走向人生巅峰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也是众多家长让孩子出国留学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每年几十万留美学生大军中,也不乏留学多年学会了中国各地方言,但雅思考试依旧在6分徘徊的“资深留学生”。
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因为留学生扎堆,依旧生活在中国人的圈子中,并没有完全融入美国的文化造成的。对于小留学生来说,初到美国,人生地不熟没有安全感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而更倾向于徜徉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是一件不难理解的事情。脚踩在美国的土地上,不能融入美国文化,这样的习惯久而久之会使得留学的意义大打折扣。
而寄宿家庭的模式,恰恰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杜绝这个问题的方法。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会让他们胆怯却好奇,而寄宿家庭的热情会慢慢打消这份胆怯,设身处地的加入到一个美国的家庭中会让小留学生们最直观的感受美国文化。
在感恩节帮助寄家一起烤火鸡,做饼干,在圣诞节亲手包装送给住家和朋友们的礼物,和寄家在节假日一起去附近的公园野餐烧烤聊聊天告诉他们中国的模样。这样的文化是需要体会的,而不是在课本上用一幅幅图片一个个单词拼凑而成的。这样的收获才不辜负孩子们千里迢迢的留学之路。
学了那么久的语法,上千词汇量,为何开口只剩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首先,就留学的语言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段子:在来美国留学之前背了各种词汇,考了许多语言考试,来了之后才发现,在餐厅点餐,开口只剩下 “i want this, this and this, no no no not this, that one.”
语言的运用过程确实需要时间。很多留学生在美国的日常生活真的就是这样。在星巴克唯唯诺诺不知道该怎么点哪怕一杯咖啡,在赛百味不知道想让服务员加在三明治里的酱料姓甚名谁,在西餐馆看着菜单只敢要牛排鸡翅和披萨,用餐完毕想要根牙签都要拿出手机查个单词,担心犯错丢脸而回避尝试的中国留学生比比皆是。很多留学生因为闹过笑话,而恐惧再次尝试,导致口语能力一直停滞不前或者进展缓慢。
这样的情况对于在寄宿家庭有生活经历的孩子们处理起来就游刃有余了。因为寄宿家庭了解孩子的语言背景。在孩子到来之后寄宿家庭往往会引导式的与孩子沟通,并耐心热情的解答和解释生活上的种种问题。在帮寄宿的孩子建立信心和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对于许多寄宿家庭来说,在这种沟通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也可以学习和认识不同的文化。这种双赢的学习模式是留学生们选择寄宿家庭的独一无二的优势。举个例子:在上次去美国和留学生聊天聊到校车为何不进小区而是在小区门口等学生,学生告诉我他的寄宿家庭新买的房子,开发商还没有卖掉最后几栋房子,等所有房子都销售掉的时候开发商会把目前的路面重新修整,然后把路的管理权交给政府,到时候政府管辖下的校车系统就会进入小区设立的车站等候学生。怎么样,又一次了解美国了吧。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加油机如何使用?轮胎亏气在哪充气?收费否?
寄宿经历让孩子理解父母的爱从来都不是亏欠
众所周知,中国式父母总是倾其所有为了孩子的一切,总是以一种伟大而无声的爱的形式存在。很多孩子在享受父母的爱的同时,并不能完全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也导致了父母与孩子之间隔阂的存在。然而这种现象在选择寄宿家庭的孩子中却大大减少。
当孩子们身处异乡,和寄宿家庭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会客观的观察和体会住家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然后思考自己父母从前的付出。与此同时,很多寄宿的孩子会慢慢融入到美国文化中,愿意和父母直接沟通,进一步消除隔阂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寄宿家庭『以心换心』的相处模式会让孩子们懂得感恩,身心同时得到提升。
美式家庭教育:学会对自己负责不是长大以后的事
对于大部分中国式教育中成长的孩子来说,对自己负责并不是一件从小需要学习的事情。一则简单至极的小例子,年幼的孩子发生口角打打闹闹之后,往往会演变成一方家长领着孩子去找另一方家长的博弈。而家长之间的博弈往往会让事情复杂化,从孩子们争抢一块糖果可能最终会演变成两家人的积怨。而美式教育则大相径庭,从孩子刚学会讲话开始,很多家长就会给孩子灌输责任感的理念。
许多留学生在加入寄宿家庭之后会感受到,对自己负责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责任是在做每一个决定前思考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寄宿家庭的模式与普通的朋友或合作伙伴关系截然不同,很多有过寄家经历的留学生在离开寄宿家庭之后会和寄宿家庭长期保持联系,节假日依旧会互相拜访。这也将是寄家孩子的长期收获。
独立精神与快乐并存
很多家长在前期试图了解寄宿家庭的时候,会选择咨询有过寄宿家庭经历的孩子。曾经听到家长这样感叹“这孩子跟之前比成熟独立了好多啊,应该是吃了不少苦吧”。然而独立精神和历经磨难并不存在直接的逻辑关系。
首先,家长们要相信孩子们的适应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许多家长在将孩子送到寄宿家庭后,意识到自己之前大大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许多的担心都没有必要。随之而来就是心疼,心想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经历了什么艰难险阻才成长的如此之快。其实,对于大部分选择寄家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成长并不是伴随着什么大风大浪,他们成长的最大帮手就是思想。
拥有寄家经历的孩子们,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会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思考,思考会帮助孩子们形成一个逐渐丰满的思想。同时,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明显的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从中获得巨大的动力和信心。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这个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会成为这些孩子们未来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